海南商人:海量的情怀,海洋文化的特质
发布时间:
2021-02-23
在广东省海南商会会刊《海商》创刊号上,我曾撰文为刊名“海商”正名,并阐释了我对海商精神的理解。我认为“海商”可解读为全世界海南商人的简称,寓意海南商人具有“海量”的精神境界,蕴含海洋文化的特质。
所谓“海量”的精神境界,指的是海南商人海纳百川的包容情怀,海怀商道,胸怀宽广,放眼世界,是海洋文化的重要内容。
这里说的海洋文化,是一种以海洋为生成背景的文化。对之没有经典的定义,主要的是指由海上贸易活动而衍生出一系列海洋文化的特点,如商品意识、开放意识,以及由海上活动而引发的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对金钱货币的重视等等。所以,可以说它是重商、重利,开放的、富有冒险进取精神的文化。由此而形成了海洋文化不同于逐水草而居,以轻土重财、游荡成性的无根的游牧文化,也不同于以安土重迁、实施官僚政治和皇权专制为特点的有根的农耕文化。
欧洲学者认为,自希腊半岛、意大利半岛、伊利比亚半岛、英伦诸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欧洲,其腹心地带距海岸线不超过500公里,本质上属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所孕育的重商、冒险、开放、扩张的精神,则是欧洲人自大航海时代以来能够称雄全球,并创造近代文明的原因。正是海洋文化,造就了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的海上贸易为欧洲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导致“亚洲造就欧洲”。正如德国的哲人黑格尔所指出:海洋的意义是鼓励人类重视商业利润,向海外发展,从而引发重商主义,引领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16世纪东方航线开通之后,以东印度公司为代表的西方殖民扩张主义者相继东来。正是他们在东方取得的高额商业利润,催生了欧洲的近代经济制度,造就了欧洲。因此,欧洲人以海洋文化自居,且引以自豪。
我海南岛四面环海,犹如一颗晶莹亮丽的明珠,嵌镶在风情万种的南海碧波之上;既有南海的狂涛和承载,又有五指山的静穆和幽深。只要到了海南,就可体会真正的蓝天碧海,南渡江的清澈,五指山的秀美。碧海青山是人与自然互通灵犀的媒介。山海清淑之气,蔚为人文。我海南有蓝天碧海,沙滩阳光,青山绿水,又有蕴积醇厚久远的海洋文明的底蕴,堪称人间的伊甸园。虽处于祖国的边陲海隅,文化上也处于边缘性和非主流性,但却善于将古典与新潮融为一体,巧妙地把海外文化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氤氲浓郁的海洋文化气息。
单举古代的丘海精神和近代宋耀如的博爱奉献为例,就足以体现海洋文化的“海量”精神。
海南出现的“丘(浚)海(瑞)”文化现象,是唐宋朝廷放逐谪臣度琼,广施教化的结果。自唐宋起,海南文风渐盛。至明代,人文郁起,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深入地传播。丘浚是首位值得骄傲的海南精英的代表。他自小便赋诗言志,以五指山喻为一只巨掌,要伸入碧落摘星揽月,要从海外遥向中原指点江山。这不正是海南人海量的情怀和气度的表征吗?!后来,他果然官居一品,且入阁为相。他政绩卓著,为官清廉,“所居邸第极湫隘,四十年不易”。三十三岁中进士,授官庶吉士,官阶相当于今的处级。后入阁为相,相当今的国务院总理级别了,所居的房子狭隘潮湿,官至宰相依然未曾搬迁或修缮。以学识渊博,清廉耿介著称,成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继之而起的是海瑞。他治儒法于一炉,深得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此为自己举止言行的准则,铸成刚直、正义的化身而传颂千古,甚至被奉为神,“绘像祭之”。他对平民百姓,施以仁政,有如春风化雨;对破坏纲纪国法,施暴于民者,却取严刑峻法,有如飓风狂涛,铁面无私。
丘、海俩公堪称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他们都心怀治国安邦,以谋求天下长治久安为职志。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具有海洋文化的重商思想。丘公以经国济民为其治学的宗旨。他是我国著名的重商思想家。主张市场经济,开海贸易。认为出海贸易,增加税收是“足国用之一端”。他指出,“人心好利,无有纪极”,“财者,人民所同欲也 ”。海瑞盛赞陆九渊和王阳明的重商思想,他认为职业的崇卑是以行道为标准。商居“四民”(即士农工商)之末,并非下贱。只要行天道皆可成圣人。他任淳安知县时,“讼庭清闲,吏书无事亦听其从商”。这里的“商”,当然是指正当的商业活动。他曾规定,“自大僚至丞郎”,“无以片纸取市中物者,其市物必以价”,即买卖要公平。他无子嗣。殁后由侄子过继。其孙子海述祖于明末从事海洋贸易活动。他所制造的一艘海舶,其规模之大,冠绝一时。这是后事,但海述祖以海洋贸易为业,同其乃祖重商有关。丘、海既宗奉中原正统文化,又蕴含着浓浓的重商思想,正折射我海南海洋文化的特质所在。这是中华主流文化和地方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反映了海南海洋文明的历史底蕴。
宋耀如具有一双清澈深邃的眼睛,他把目光投向家门前浩瀚无际的海洋,企盼从大海追寻他的梦。1875年,时为九岁,当他目睹洋船的水手欺凌老百姓时,见义勇为,奋不顾身地扑向凶手。此举为从美国回乡招工的舅父所赏识,被招为嗣子。他跟随养父横渡重洋,当船经麦哲伦海峡时,遇到罕见的惊涛骇浪,船撞冰山,漂流至南极圈,又曾遭海盗的抢劫,但他面不改色,显出铮铮铁骨的硬汉。他历尽艰险,到波士顿后,并不贪图养父为他安排的安定生活。为了追寻他的梦,他宁可放弃继承遗产,决意从养父丝茶店中逃出。为了躲避养父的追踪,他先到缉私船上服役,继而入圣三一学院(后称杜克大学)攻读。188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圣三一学院后,返归故里,立志报效祖国。始在上海以传教士的身份进行传教布道,并宣传民主革命的思想。后转身经商,出任洋行买办。他利用在洋行中学得的近代商业知识,进行商业运营,很快便成为腰缠万贯的富商。他慷慨解囊,以积攒的资产赞助革命,成为孙中山革命活动经费的重要来源。更为人称道的是培育影响中国一代政治生活的三个女儿——宋氏三姐妹:蔼龄、庆龄和美龄。一个海岛上的穷小子,受到大海的启迪和感悟,决意浪迹天涯,不断地寻梦,不断地冒险,不断地进取,终于谱写出其绚丽多彩的人生,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丘、海俩公和宋耀如,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境遇,但都具有海量的情怀;都有喷薄而起,鹏程万里的大海般的胸襟气度。这是海南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所使然。
海南岛古来就是南海交通的要冲。从关于南海交通的最早文献记载《汉书·地理志》看,西汉朝廷曾派遣译使率领船队从徐闻、合浦港口出海,向南行驶就到临高、儋县一带,再往西南行,到达中南半岛,直通东南亚各地,或通过接驳到达印度东南海岸、斯里兰卡等地。自汉代以后,由于海南岛盛产珍珠、玳瑁等名贵海产品,从事海上贸易的商贾到海南岛者,当愈来愈多。称之为珠崖、琼州,也因盛产珍珠美玉(1)之缘故。
公元三世纪,孙吴开通了自番禺(广州)启航,经海南岛东部海面,直穿西沙群岛海面而抵达东南亚各地的便捷航线。海南东南部的振州(今三亚、陵水一带)便是这一航线的中间站。由于自三世纪始,海南岛处于联结亚、欧、非洲的“广州通海夷道”上,其地位愈显重要。八世纪中叶,以东方的唐帝国和西方的大食帝国为轴心的国际海洋贸易圈形成,广州是这一贸易圈的东方中心。以广州为始发港的海上丝路穿过海南岛的东部,必将在海南东南部停船以补给船上生活之需,更发挥着中转补给、航线定向和避风港的作用。
宋代以降,对海南航运业的兴起,有了较多的文献记载。南宋人赵汝适在其《诸蕃志》一书中,专列“海南”条目,对海南航线的特征,风险、祈风祭神的地点,以及海南的商品贸易和市舶经营管理,都做了描述。海南航运已初显繁忙的景象。楼钥在《代谢知琼州表》中说:“贾胡(按:指阿拉伯商人)遥集,实为舶政之源”。又在《送万耕道帅琼管》一诗中云:“琉球大食更天表,舶交海上俱朝宗”,说的是东洋的琉球,西方的阿拉伯帝国等地都有外国商船来。从三亚至陵水一带,现今留下的唐宋至元的伊斯兰教徒的墓群,以及文献上有关于东南亚各国公差使臣途经东部沿海时,指定专供贡船停泊地点的记载,就是阿拉伯商人,以及南海各国贡船途经海南的见证。
海南人古来便与海结缘。在十六世纪之前,我海南岛的海商和粤闽海商一起,以海量的精神境界泛舟邀游于南海海域,主宰南海的海上贸易活动。浩渺无际的南海,时而湛蓝柔顺,时而巨浪翻天。变幻莫测的环境,培养其敏锐活泼的思维,启开其心智与胸襟,锻铸其胆识和智慧,终养成一种锐志进取,坚韧顽强的性格。前往南海弧形沿岸的各岛国、地区经商的海南商人,留居当地,蕃衍子孙。他们与当地土著居民一起胼手胝足,筚路蓝缕,开辟满布榛狉的荒野,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因而,华侨社团在这些地区往往喧宾夺主,成为当地政治和经济的主体。时至今日,还可看到历史的遗迹:新马泰等国的许多政要就系海南人的后裔;海南人在新加坡人口中约占7%。
十六世纪,西方商业殖民者利用坚舰利炮占据马六甲,进入南海区域之后,才改变了华商主宰南海贸易的态势。但并不意味着我海南商人退出南海地域。钮琇在《海天行》中记述了海瑞孙子海述祖造船出海贸易的事迹。他造一艘长28丈,桅高25丈,可张24帆的海舶。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出海贸易,“获赀无算”。海述祖在海上遇飓风,被卷入龙宫。龙王征用其船运贡品到天庭。念海述祖是忠臣后裔,允其随船上天。他饱览琼阙仙山,绛楼碧阁。从天庭回到龙宫后,同伴都变成鱼怪,唯他得以生还。这一故事,虽富有神话色彩,但所描述的冒险航海,上天入地的情状,正是海南商人冒险、开拓、进取精神的写照。入清之后,在南海地域,我海南商人受制于西方殖民商人,日渐加剧。有时为之作短程运输,陷入附庸。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我海南商人仍然不屈不挠,采取化整为零,化零为整,“萍聚雾散”等方法,勉力抗衡。
近代以来,在我泱泱中华,国势衰微,备受列强欺凌尤甚。据咸丰八年签订的屈辱的《天津条约》,允开琼州为商埠。任由美日英德法等国商船进行经济侵略。我海南侨商,仍不甘任人宰割,于宣统元年,成立华暹轮船公司,从事海上航运。但是,海洋贸易是与国家的实力密切相关的。唯有在我国自改革开放后,海南商人才有可能遨游海域,大展宏图。
从上可见,海南岛在中国海洋贸易史上处于领先的地位。海洋贸易,海洋经济,是海南岛传统的、潜在的优势。海南省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60多倍,约占全国海域面积的三分之二。从地理区位着眼,它是属于典型的海洋经济。全省岛屿280多个,也是属于最具潜力的有待开发的岛屿旅游经济。海洋贸易历史悠久的人文环境,孕育了海南商人的海量精神境界。海洋文化成为海南商人的特质。
堪舆学家说,海南与台湾是龙的双眼。中国作为东方龙,正是以海南岛这只眼注视亚洲的地中海——南海区域。海南300多万华侨,就主要分布在这块环绕南海的弧形岛国——东南亚各地。关于海南区位之重要性,清人蓝鼎元曾经指出:“琼郡周环皆海也,屹立万里汪洋中,为全粤西南之保障。内则万峰峻拔,黎母、五指,俨若天柱;外则十三州县星罗匝布,广袤千有余里。上拱神京,下俯诸夷,占城、真腊、交趾,直可以足蹴之,形势之雄,中原未有也。” 随着南海开发的加深,海南所占据的地位,也必将越发重要。
历史已经证明:海洋贸易与国家兴衰隆替联系一起。从西方各国资本主义发展中心嬗递顺序看,先是威尼斯,继而阿姆斯特丹,而伦敦,而纽约。这同其所代表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且循着海岸线而推移。
历史上称雄的国家依次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这同其海洋势力的强大顺序也是一致的。这都验证了“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 这一共识。
当今,海洋开发是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要举措,是海南开发的优势资源,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关系着国家的兴衰陵替。我中华民族正在重抖精神,在南海等海域渐显雄姿。作为占全国三分之二海域的我海南省,面临着开发海洋的历史重任。海南商人必能以对大海的深切了解和超凡的领悟力,弘扬先人的优秀传统,在商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为创建海洋大省做出贡献。这是可以期待,可以确信的。
海商,一个光荣的名字,承载着千千万万世界各地海南人的深情厚望。
(1)《琼山县.九域志》:“琼山县有琼山,山在琼山县南六十里。”琼,美玉也。
2011年11月22日脱稿于广州海龙湾水如轩幽篁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