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活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商研讨会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
2021-01-30
2021年1月15日上午,由广东省海南商会、南国智库发起,广东省海南商会、香港海南商会、泰国海南商会、新加坡海南商会、马来西亚海南总商会联合主办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商研讨会在线上举行。各海商代表实现“云端”合体,共同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建言献策。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融资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经伟特邀出席。
本次线上研讨会主要围绕“为海南自贸港发展建言献策”这一主题开展,各位嘉宾多角度、全方位地探讨了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所在国的营商环境、市场准入制度、税收政策等内容。
我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高卫主持会议,对发言嘉宾以及会议主题进行介绍。他说到,如今,海南处于自贸港发展阶段。全球海南人,特别是海商群体,十分关心和关注海南自贸港建设经济发展。作为海商,我们必须担负起发展家乡的责任,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今天研讨会目的是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建言献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发挥海商融通中外、广泛联系的作用,积极建言,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香港海南商会副会长韩欢光对我会组织本次研讨会表示感谢。他说到,海南是典型的岛屿型经济,只有依托大陆这个腹地,辐射全球,才能成为更加开放的自贸港。他认为,从企业、社团和市场主体角度来看,除资金和技术以外,最需要的是创意。海南可利用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便利服务以及税赋优势和教育成本,创出新业态、新模式。他表示,未来,香港海南商会和海南驻香港商务代表处将会投放更多资源,努力发挥琼港超级联系人作用,为海南争取更多境外人文和经济资源,推动香港和海南在商务、文化、科技方面的互动与合作。
泰国海南商会秘书长吴清乐对泰国的经济、政治等方面内容做详细介绍。他说到,泰国政治不稳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泰国政府考虑到行政效率以及行政体系的庞大,自2019年开始一直推动行政效率改革,这促进了泰国经济的发展。他表示,泰国海南商会和泰国海南会馆非常积极在泰国各地宣传海南自贸港,得到泰国各地的关注,热烈反响。希望海南成立相关咨询和服务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企业进行投资指引。
新加坡海南商会会长吴多深介绍了新加坡在社会治理、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先进做法。新加坡的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综合因素发挥作用。其社会治理是在法制的框架下进行的,政府只负责监管,更多的公共服务职能转移到法定机构,简化审批流程。他认为,企业家更看重自贸港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其中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撑。海外的海商要发挥自身长处,找到立足点,以海南为桥进入中国广阔的市场。
马来西亚海南总商会秘书长陈如坚对马来西亚的总体情况做相关介绍。近些年来,马来西亚除发展制造业外,也在在打造分销中心。此外,还健全了交通枢纽,设立了投资促进机构,发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等,但即便如此,马来西亚仍然存在政策不落地的现象。他认为,政策意见很重要,但政策落地更重要。他同时说到,这次研讨会举办得很好,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促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融资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经伟从海南自贸港背景、海南自贸港制度、海南机遇与挑战、华人华侨的作用、几点思考或切入点在哪里等四部分内容入手,聚焦现状与未来,提出机遇与挑战。他表示,海南自贸港制度除了税收,更大价值是试点价值,政策体系的独特价值,给予很多政策优惠大礼包。法律法规体系的价值是自贸港建设的必备条件。海南可借鉴国际成功岛屿经济体经验,探索海南创新型发展道路。在全球资源格局当中找准地位,找准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位置,构建符合海南自贸港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接着,各位嘉宾围绕“政策落地”“如何为投资者解决问题”等问题进行研讨,提出相关建议。40年来,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的经济总量快速发展,值得海南学习及借鉴。海南需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社会治理,强调在法制环境下,政府履行监管职能;实行“小政府,大社会”模式,建立起简约、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政府可通过向法定机构或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实现部分政府职能转移,减轻社会治理负担;同时推进项目审批改革,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最后,李高卫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大家的参与和精彩发言表示感谢,感谢各位嘉宾提出的许多宝贵意见。他表示,希望更多的海商朋友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献智出力,促进海南自贸港建设。此次研讨会促进了商会之间的交流,加强了横向联系,为日后深入探讨海南自贸港建设打下了基础。
(注:以上嘉宾言论不代表商会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