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组织召开海南自贸港建设媒体座谈会
发布时间:
2020-06-12
2020年6月10日,我会组织召开海南自贸港建设媒体座谈会。我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高卫,常务副会长龙卓飞、翁文喜、吴汉,监事邢增毅出席座谈会,中国报道网、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都市报、海南三沙卫视、中国消费者报、信息时报等6家机构的媒体人应邀参会。
本次座谈采取“线下座谈+线上直播”的新形式,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建议这一主题,为海南自贸港发展建言献策,推动海商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
李高卫秘书长结合海南实际,从社会治理、营商环境、产业发展、城市化建设四大方面为海南自贸港发展提出个人建议。
海南自贸港与世界其它地区自贸区自贸港的本质区别是海南自贸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的自贸港。
一、在社会治理方面。“小政府大社会”模式是海南建省之初首次向社会提出的响亮口号,建议海南不忘初心,切实实施。同时学习新加坡、香港行政架构,建立起简约、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具体内容主要如下7项:
1、建议海南自贸港采用专有名称——“海南特别行政区”或“海南自贸港特别行政区”。
2、重新设立行政管理架构和区域划分。
3、由中央政府任命委派海南特别行政区最高长官,任期与行政级别由中央政府确定。
4、除最高行政长官外,其他行政人员全部废除原有行政级别。各岗位行政人员在现有海南党组织成员中由最高行政长官选拔,由海南党组织审核批准任用。可适当聘用少数党外人士加入行政组织任职。不愿在海南留任的现有领导干部由中央政府直接调任其它省市。
5、新的社会治理行政架构确立后,除最高行政长官外,海南领导干部不能与大陆其它省市干部互调任职。确保海南领导干部长期稳定建设海南自贸港。
6、除最高行政长官外,明确规定在海南任职的党员干部必须在海南最少的工作、生活年限。避免在职留海南,离任离海南,造成领导干部人才大量流失。
7、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实现部分政府职能,减轻社会治理负担。
二、在营商环境方面,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大法条件下,遵循国际惯例,建立以《海南自贸港法》为基本法和相关地方法律法规。
三、在产业发展方面
1、在海南区域内设立海南专用人民币,实现全球硬通货自由兑换,孵化金融产业。
2、降低行政成本负担,利用优惠税收政策和金融产业政策,通过降低生产要素成本,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形成地区优势产业。
3、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充分研究、勘探、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4、大量引进与行政、产业相配套专业人才。以吸引全球海南人才作为起点,同时欢迎世界各地人才参与海南自贸港发展。
四、在城市化建设方面,推动海南城市化建设,重点建设海口和三亚两个城市。
1、举全省之力发展海口,通过最优惠政策形成人才、资金洼地,把海口建设成为规模约1000万人口的国际消费商业化大都市,吸纳大量本地人口参与大城市就业,形成大都市经济圈,解决海南经济总量规模弱小的缺陷。
2、三亚要以旅游度假、高端消费、康养、热带高科技产业为城市化建设定位。
以上四大建议意见抛出后,引起广东省海南商会代表们以及媒体人热议,并结合自身经验,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双方聚焦本次座谈会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互动。从产业培育、人才引进、教育培养、营商环境、社会治理、媒体宣传以及税收制度等方面出发,提出不同的见解和建议,并就海商如何更好地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抓住机遇、找寻商机以及如何在海南自贸港的宣传力度、深度、广度上下功夫,在新媒体时代快速、高效占领制高点,为海南自贸港做好政策宣传、品牌打造,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此外,媒体人结合自身经验和媒体特点,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例如,希望商会成为资源连接器,连接政府、商会、企业、媒体;商会成立全媒体中心,做好宣传,发布权威信息,解读政策;商会建立人才智库,加强琼粤人才交流等。
最后,李高卫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表示,希望更多的海商朋友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出钱、出力、出智慧,积极关心、关注海南自贸港建设,以促进海南自贸港发展为目的,实现海商共辉煌。此次座谈会建立了商会与媒体的长效联动机制;同时,为今后深入探讨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了方向。
注:以上嘉宾言论不代表商会立场和观点。
座堂结束后,李高卫秘书长接受海南三沙卫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