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向有关部门递交广东海商疫情影响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
2020-05-19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导致诸多企业在春节后无法正常复工,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为了解疫情下广东海商企业的经营状况,我会秘书处发起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广东海商企业状况”问卷调查。截至2020年2月23日共收集到187份有效问卷。
在调研的187家广东海商企业中,服务业占比71.7%,制造业占比20.8%,农业占比0.5%;其他占比7%;企业规模为100人以下占84.8%。
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调研结果显示,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主要是营业收入减少、运营成本压力大、资金周转困难、员工复工率低、银行贷款压力和税收税费压力等。
1.营收减少,盈利降低
营业收入减少是疫情最直接的影响。调研的企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表示疫情导致市场订单大幅减少,营收降低。由于疫情的影响,97.4%的企业今年一季度的盈利预计比上年同期大幅减少,企业亏损,仅2.6%的企业预计比上年同期持平或增加。
2.运营成本压力大
经调研发现,有49.2%的企业表示房租、用工、物流等生产成本高。在无法正常复工状态下,有54.5%的企业表示成本开销中占比最大的是员工工资;其次为房屋租金及物业费用,占31.6%;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成本和其他成本开销,分别占9.1%、4.8%。此外,企业停工一天损失的费用集中在10万元以下,占比81.3%;10万-50万(不含50万)占比14.4%,50万以上的占比4.8%。
3.资金周转困难
目前,疫情的结束期限尚不明朗,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现金流周转问题。根据调研数据,有90.4%的企业称流动资金紧张;23.0%的企业称无法还贷、还债;16.6%的企业称融资能力下降。预计企业账面现金流能维持的时间在1个月有78家,占40.3%;企业资金维持2个月内的97家,占50.8%;企业资金维持3个月以上的17家,占8.9% 。
4.员工返岗困难,复工率低
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有46.5%的企业存在员工无法到岗、员工流失等招工困难,27.3%的企业表示缺少口罩等防疫物资,担心员工返岗发生感染,不敢复工。
企业的诉求
面对疫情的冲击,企业希望政府部门能出台相关政策与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据调研数据,71.1%的广东海商企业希望政府可以对房租、水电费、薪酬等成本发放补贴;55.6%的企业希望可以阶段性减免社保费;51.3%的企业希望可以降低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率;49.7%的企业希望可以阶段性免征企业增值税及附加;36.4%的企业希望政府可以帮助购买口罩、酒精等复工所需的防疫物资;35.3%的企业希望政府可以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29.4%的企业希望可以对现有贷款展期,提供中长期贷款;17.1%的企业希望可以对受疫情影响而无法履行的合同给予帮助;10.2%的企业希望政府可以解决货运发送等运输问题。
基于调查所得数据,我会秘书处撰写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广东海商影响的调查报告”,并已递交给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向其汇报广东海商疫情下的经营现状,反映广东海商的困难和诉求,希望可以为政府部门出台企业扶持政策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和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对我会呈交的调查报告给予高度肯定,并表示会跟进和反映情况,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共克时艰。
疫情爆发以来,我会时刻关注会员企业的现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会员企业经营困难以及需求,以望能有效发挥商会的平台作用,助力会员企业渡过难关。今后,商会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广大会员提供优质服务,并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构建政企对接平台,向政府部门反映会员企业的心声,促进会员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