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我会顾问张偲喜获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发布时间:
2020-05-19
3月25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颁发了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广州获奖136项,占总奖项数179项的76%,获奖数量高居广东第一,并包揽了2名突出贡献奖和4项科技合作奖。
其中,我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外著名海洋生态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主任张偲榜上有名,荣获突出贡献奖。
张偲顾问的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化学生态学。主要从事南海生物活性萜类和生物碱及其作用机制、海南岛红树植物的活性化合物及其化学生态学的研究,在海洋药物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创建了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分离鉴定了1000多个海洋生物化合物,发现了100多个新化合物,筛选出了70多个具有抗老年痴呆症、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菌或抗附着等生物活性化合物。
此外,张偲顾问还主持承担国家973、国家创新基金、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等29项;发表核心刊物论文170篇,其中SCI收录139篇;获发明专利授权39件;出版专著2种;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
海洋实验室简介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海洋实验室”)以“立足湾区、深耕南海、跨越深蓝”为使命定位,聚焦“南海边缘海形成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核心科学问题,着力解决大湾区岛屿和岛礁可持续开发、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关键核心科技难题,按照“8+7+6+5”的格局布局,专注8大海洋科学前沿基础研究方向,发展7大海洋高新技术研发方向,建设6大创新支撑平台,打造5个产业孵化中心。
目前,海洋实验室建设进展顺利。一是加强顶层管理,构建了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市政府领导及顶尖科学家组成的顶层架构,张偲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在经费管理、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等方面开放创新;三是吸引高端人才团队,已汇聚包括16个院士团队的47个海洋领域高层次科研队伍,获批省级科技项目4项,总经费超过7000万元;四是谋划国家大科学装置群建设,积极推动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实验6”号)、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建设,策划未来大科学装置集聚;五是推进大湾区科技实质性合作,已启动建设香港、深圳2个高水平实验室分部,2019年8月率先实现香港分部的科研经费3800万元跨境支付,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市级财政科研资金跨境自由流通。